记参观小夫子国学馆
国学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,让孩童在人生早期接触传统文化经典,不仅能为孩子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,同时对提高孩子的记忆力、专注能力、阅读能力和创造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。国学经典的熏陶,更能砥砺孩子的品性,健全孩子的人格,使孩子成长为德行高尚、知识广博、行为优雅的人。
六一儿童节,我参加了由太仓日报社小记者团联合北京小夫子国学太仓馆,举行的相关传统文化实践体验课,体验到不一样的乐趣。
在等待上课的期间,我参观了小夫子国学太仓馆,了解了他们的教学方式。教材都是国学典藏中选取具有代表性、且适合少儿启蒙的教材。老师都是相关专业毕业,并有丰富的儿童教学经验,必须经过总部培训合格才能上岗的。课堂中将国学中蕴含的道理,从诗文、典故、言行、礼仪、习惯等多个层面,引申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,让我们在轻松、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国学、爱上国学、爱上传统文化。
课堂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为什么要学国学,学习国学有哪些好处。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国学典藏中的《诗经》,《诗经》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,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,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。全书共305篇。
伴随着唯美的音乐,娓娓动听的朗诵声,富有动感的图画,《关雎》把我们带入一场视觉盛宴。《关雎》是《风》之始也,也是《诗经》第一篇。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,对它评价很高。
吟诵的过程,使我们在各种声音不绝于耳的喧嚣中得以感受更高级的审美趣味,感受我国传统调式与传统戏曲的韵味,感受如同水波荡漾般唯美的旋律。”关关雎鸠,在河之州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——
老师给我们介绍这首诗写作特点和意境。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,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。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,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。在优美的音乐中,我们了解了诗的意境。在朗诵的过程中,我们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。
让我们一起感受国学文化魅力,知孝道、践孝行、懂礼节、守规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