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好汉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——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
又到开学季,今年的《开学第一课》带领着我们一起走进了中华传统文化,感受悠久历史文明的厚重、芬芳与魅力。其中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课——“字以溯源”。
一横一竖,一撇一捺,小小的汉字既神奇又有着深刻的学问。她已经走出国门,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令我们引以为傲的是,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。每个汉字都不是僵硬的符号,她们都拥有独特、美丽而深厚的寓意。当我看到“春”这个字时,眼前就会浮现“春色满园”的美景;当看到“夏”这个字时,眼前就会浮现“小荷尖尖”的意境;当看到“秋”这个字时,眼前就会浮现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的枫林……
汉字圈粉无数,不少外国友人如痴追捧,正如网红埃及美女记者馨玥所说:第一眼看到汉字就爱上了她。在第一课中,我认识了“汉字叔叔”——理查德,他虽然不是中国人,却耗尽大半辈子学习、研究汉字。聆听了“汉字叔叔”感人肺腑的故事后,我感到十分惭愧。以前,我读书时总是囫囵吞枣、一目十行,遇到“拦路虎”往往都懒得去查阅读音、字义,经常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,对字词内容一知半解。书到用时方恨少,有时我在写作文时,运用的一些词语总是生搬硬套,牛头不对马嘴。我们要向“汉字叔叔”学习,刻苦钻研,多读、精读,逐字逐句阅读,深刻体会、领悟每个字句的奥妙,感受汉字深厚的底蕴与沉淀。
在第一课中,主持人带着小伙伴们玩起了“拼字游戏”,我也在电视机前跟着一起互动。有的字拼得端正,一眼就知道答案;有的字拼得东倒西歪,绞尽脑汁也猜不到答案。通过“拼字游戏”,我明白了: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我们要把汉字写得美观工整。以前,我总认为平时写得潦草些不要紧,到考试时再认真写。可是我发现,平时养成了这个坏习惯,到头来很难改正。记得三年级开始使用钢笔写字的时候,倪老师手把着手,一个一个不厌其烦地指导我们写字。她告诉我们,每个中国人都必须会写字、写好字,字如其人,工工整整、端端正正。在倪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我们每位同学都基本练就了一手美观工整的钢笔字。
“此生无悔入华夏,来生愿在种花家。”作为中华儿女,我们更应当学好汉字、写好汉字、用好汉字,传承中华传统文化,弘扬中华文明之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