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乡的一天
农历8月15日中秋节,是中国人传统团圆的日子,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乡下,看望爷爷奶奶。
那一天,我在老家做了许多我之前没做过的事儿,下面,就让我来给你们讲一讲吧!
事件一:骑三轮车
午饭后,奶奶推着三轮车准备下地挖花生和山芋给我们带回去,这时妈妈说:“宋彦潼,你也和奶奶一起下地,看看花生山芋在地里是什么样子啊!”看着外面刺眼的太阳,心里有一万个不想去,可看奶奶这么大年纪还去田里,我又凭什么呢。于是我说:“好啊,我和你们一起陪奶奶下地,我来帮奶奶推三轮车。”
我推着车出门了,可刚走两步,就感觉车很重,很难推。我有点后悔了,可既然已经说帮忙了,总不能现在反悔吧,我想骑起来应该会轻松点吧,于是我要爸爸帮我稳住车,我学着骑三轮车。
刚开始时,车很不听话,毕竟三轮车有点大有点高,总是歪歪扭扭,方向把握不好,而且骑在车上感觉车好像随时要倒,这时我就急忙喊:“爸爸,快稳住,车要倒了!”“没事,我在呢!你眼睛看前方的路,稳住车龙头,把好方向,用来登就行了!”于是我尽量把车龙头扶好,身子坐正稍稍向前俯,踏起踏板,慢慢的车向前移起来,边骑边喊:“老爸,把车稳好了!”渐渐的,我感觉好像有点感觉了,车子不歪了,也越来越听我的话了。咦!我爸爸呢?不知什么时候爸爸已经松开手,我已经会骑三轮车了,不一会儿功夫,我们就到了菜地。
事件二:下地干活
我下了车,把我的三轮车停好,跟奶奶走到田里,奶奶拿了把铲子,蹲到地里,一铲子下去,一粒粒的花生就露了出来,我看这么好挖,我让奶奶让我试试,我也学着奶奶一铲子下去,咦!花生呢,怎么没有花生,我又是一铲子下去,还是没有,我没有泄气,继续挖,突然感觉铲子上有点重,我用力一挑,一粒粒花生露出来啦!哦!原来要把铲子挖到花生苗下,再用力往上一挑,于是我就照着这种方法,一下一下的挖,没一会儿功夫还真挖了不少,正当我挖的高兴的时候,突然看到一个白白的东西在动,以为是一个掉落的花生,正准备去捡,又动了起来,我凑近一看,原来是一条比我们用的中华铅笔还粗的白虫子,吓的我叫了起来,奶奶听到了我的叫声跑过来,一看说:“别怕,这虫子啃起花生来可厉害了。”说完,用铲子把它给打死了。我们又到了旁边的山芋地,奶奶先把山芋叶子扒开,再用铲子慢慢挖,山芋从土里挖出来了,看着奶奶娴熟的样子,感觉挖山芋不费事,我也想试试,可铲子到我手上就是不听话,不是挖不到就是卡到山芋里去了,看来挖山芋还是个技术活,我得下次再练练,于是还是交给了奶奶挖,一会儿功夫就挖了好多,于是爸爸妈妈和我还有弟弟一起帮着把花生和山芋运上了车。
事件三:干净的花生
到了家,奶奶拿出了一个东西,一个铁架后面还带一个网,我很好奇这是什么,奶奶说:“这是摘花生‘神器’!”只看奶奶抓了一把有花生的藤,放到“神器”的边缘敲了敲,一颗颗花生就掉了下来,不一会儿功夫所有的花生都弄好了,下面到了洗花生,先把池子里放一池水,再把放花生的篮子放入池里,只见奶奶又拿了一个像锤子一样的东西,在花生身上锤呀锤呀,没过一会儿,一池泥水出来了,这时,花生也换了一生新衣服去晒太阳了。
忙好了,提上我自己的劳动成果,还真有点舍不得走,我跟奶奶说:“等到10月1日时我回来时,我还来帮您干活。”奶奶听了笑着回答:“好,我不做,孙女长大了,知道帮奶奶干活了。”
这一天,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不管做什么事,我们都要勇敢尝试,这样才会有所收获,还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,不尽想到一首诗《悯农》,这时我更能深刻的理解这首诗的意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