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种月,令人陶醉
在气象万千的世界上,有着许多奇幻无比的自然现象。它们有时电闪雷鸣令人恐惧;有时美妙绝伦,巧夺天工;有时梦幻甜美,令人陶醉;有时绵绵小雨,滋润世界。今天,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奇特无比的自然现象,它的名字叫做“月圆月缺”。
“月圆月缺”这个名字面上来看,就会使人有一种梦幻的感觉。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描述一下我对“月圆月缺”的所见所闻,并说一说它“奇、妙、巧,在哪里?
“月圆月缺”的“奇”就奇在它的变化过程上。开始的时候,月亮还很细,细的像一条独自漂泊在大海上的小船。过了一段时间(日),月亮渐渐地宽了一些,仿佛变成了一位彬彬有礼的小胖子。又过了一段时间,月亮变得越来越宽,仿佛变成了一个快没有气的皮球。到了中秋节的那一天,月亮变得圆圆宽宽的,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“大皮球”。说了那么多,月亮为什么会变细变宽呢?哈哈!这还是因为太阳公公的功劳。在太阳公转与自转的时候,折射在月亮身上的广度不同,使得我们只能看到它亮光的地方。因此,月亮就会神奇地“变身”。
那么,“月圆月缺”的“妙,妙在哪里?月圆月缺,“妙”就妙在它那若隐若现的身体上。当晚上天气晴朗的时候,月亮听话得像个大人,端端正正地“站”在那星光闪闪的天空中,给大地一丝微弱的银光,使大地像镶了一层银边似的,变得异常的高贵。然而当大雨乌云来临的时候,它就变成了一个淘气的孩子,开始调皮地躲到了乌云的后面,和人们一起玩“躲猫猫。”到了大雨倾盆而下的时候,它就像又变了一个害羞的小女孩,将自己藏得严严实实的,再也不敢回来。
那么,“月圆月缺”的“巧”在哪里呢?月圆月缺的“巧”就巧在它若隐独特的魅力。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曾经说过: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唐朝诗仙“李白曾说过:“举怀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”唐朝诗人卢纶曾说过: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”你看,诗人们都喜欢用“月”来写诗,给我们带来了越多千古佳作。从这一方面看,就可以使我们知道月亮的魅力有多大。
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我们身边那些美丽的自然现象,真是令人陶醉,它们的出现,为我们的世界又蒙上了一层美丽的色彩。让我们珍惜身边美丽的环境和事物,对它的保护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、从现在做起。